首页>学科建设>硕导风采

赵建超

• 2023-02-16

赵建超,1990年11生,山东滨州人,法学博士,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。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主要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、人工智能哲学与数字生命政治学研究。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。在《思想理论教育》《思想教育研究》《探索》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》CSSCI、北大核心期刊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0篇,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、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全文转载。在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《社会科学报》等报刊理论版发文6篇。参与撰写专著1部。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共7项。其中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,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级课题5项。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一般项目等国家级课题5项。

讲授课程: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》(硕士生)、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》(硕士生)、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(本科生)。

近期研究方向:1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;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哲学研究;3)数字化技术与数字生命政治学研究。

联系方式:zhaojianchao1111@163.com




代表性成果

一、期刊论文

(一)思想政治教育方向:网络思政与思政基础理论

1.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新探》,《探索2024年第1期,CSSCI,独立作者。

2.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》,《思想理论教育》2023年第8期,CSSCI,独立作者。

3.元宇宙时代的数字化教育特征及场景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3年3月23日第5版,教育学专栏,独立作者。

4.《元宇宙重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析》,《思想理论教育》2022年第2期,CSSCI,独立作者。

5.《基于虚拟交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机制建构》,《思想教育研究》2022年第8期,CSSCI,独立作者。

6.《大数据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维创新》,《思想教育研究》2021年第4期,CSSCI,独立作者。

7.《“思政课获得感”的哲学意蕴》,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》2018年第1期,CSSCI扩,独立作者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》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

8.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估策略探析》,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》2021年第8期,北大核心,独立作者。

9.《网络传播的社会性困境及反思》,《青年记者》2020年第11期,北大核心,独立作者。

10.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大数据观建构》,《思想政治课教学》2020年第5期,北大核心,独立作者。

11.《现代大学教育与虚拟生存》,《中国教育报》2020年5月7日第8版,理论周刊·学术前沿专栏,独立作者。

12.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与话语体系建构》,《理论导刊》2019年第7期,北大核心,独立作者。

13.《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创新与启示》,《理论月刊》2018年第1期,CSSCI扩,独立作者。

14.《创新发展理念:一个解释框架》,《重庆社会科学》2017年第2期,CSSCI扩,独立作者。

15.《基“问题意识”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》,《教育探索》2017年第2期,北大核心,独立作者。

16.《迈尔—舍恩伯格和库克耶的大数据教育思想研究》,《当代教育科学》2017年第10期,北大核心,独立作者。

17.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文化治理的大数据策略探究》,《毛泽东思想研究》2017年第6期,北大核心,独立作者。

18.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建构论析》,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》2016年第33期,北大核心,独立作者。

19.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实践》,《思想政治课教学》2016年第10期,北大核心,独立作者。

20.《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应对》,《广西社会科学》2016年第9期,CSSCI扩,独立作者。

(二)哲学方向:人工智能哲学与数字生命政治学

1.《视觉机器:人类生存的技术化境遇》,《社会科学报》2023年12月21日第6版,文化专栏,独立作者。

2.《视觉机器与人类的生存恐慌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2年12月6日第2版,哲学专栏,独立作者。

3.《视觉机器:知觉自动化时代的新型义肢》,《社会科学报》2022年1月6日第6版,文化专栏,独立作者。

4.《数字化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张力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1年6月22日第2版,哲学专栏,独立作者。

5.《虚拟生存“虚实矛盾”及其超越之境》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20年第1期,CSSCI,独立作者。

6.《分子生命政治:21世纪的生命政治》,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》2020年第3期,CSSCI,独立作者。

7.《现代性与虚拟认同》,《广西社会科学》2020年第12期,CSSCI扩,独立作者。

8.《数字化时代新自由主义的治理技艺探析——韩炳哲的数字精神政治思想研究》,《理论月刊》2020年第11期,CSSCI扩,独立作者。

9.《虚拟生存的实践生成本质论析》,《学术探索》2019年第11期,独立作者。

 

、著作

1.《唯物史观新视野与新发展理念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9年,参著。

 

、主持课题

1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研究”22CKS045),在研。

2.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“基于虚拟交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构研究”2021M691347),在研。

3.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“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传播及治理研究”20XW06),结项。

4.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项目“基于虚拟生存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研究”SZZX2062),结项。

5.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“大数据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研究”20YB046),结项。

6.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“基于游戏化学习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机制创新研究”JXYJG-2023-076),在研。

7.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“基于游戏化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”23YB060),在研。

8.江西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“大数据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”(JG2021067),在研

 

、社会兼职与荣誉

1.2023年04月,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。

2.2022年12月,江西省教学比赛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本科组二等奖(团队)。

3.2022年04月,江西财经大学2021年度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”。

4.2021年11月,江西省教育厅“一线课堂”优秀微课(团队)。



0